湖南日报记者 余蓉
“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,我可能还在某个地方流浪彷徨,怎么会有机会来长沙民政职院读大学并考上湖南师大的研究生?今年9月毕业后我选择回到母校长沙民政职院教书,也是想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更多的像我这样的孩子成才。”12月9日,长沙民政职院教师支艳春动情地对记者说。
2008年以来,在民政部与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的支持下,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连续11年承办“孤残儿童高等教育助学工程”(2019年9月变更为“福彩圆梦·孤儿助学工程”),通过跨省单独考试招生政策,共招收孤儿学生1245名,毕业生人数累计859人。
许许多多的“支艳春”,从这里开始,登上崭新的人生舞台。
在这里,有了家一样的感觉
支艳春,这位来自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儿童福利院的姑娘,虽有着不幸的家庭遭遇,但在福利院的爱心关怀下,健康地成长。
2013年9月,20岁的支艳春通过“孤残儿童高等教育助学工程”,来到长沙民政职院就读社会工作专业。初进校园,就得到了学校各方的关爱。“书记谈心会”让她感受到了家长般的关怀,中秋佳节学校特意举行赏月会,在欢歌笑语中,书记、校长给他们这群特殊的孩子派红包过节。“有一次,学校老师得知了我的生日,还特意为我买了生日蛋糕,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。”支艳春说,这些点滴温暖,让她在学校找到了家一样的感觉。
“让压力释放,让自信飞翔”团体辅导活动、“自信、自强——快乐在我心中”素质拓展活动、“折射你的心灵密码”主题沙盘活动、“阳光依旧灿烂”音乐放松活动、“一对一解密”个体咨询活动……这些精彩的活动,更是帮助这些孩子走过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心路历程,自信阳光地走向社会。
据介绍,对这些特殊的孩子,学校不仅免了学费和伙食费,还给予每名学生18900元/年的资助,包括每月发放800元生活费,每季度发放800元服装费,报销寒暑假往返路费和职业资格证考试费用。学校非常注意孤残学生的隐私,不给学生贴标签。学生要交班费时,学校都先把钱交到学生手里,再由他们自己去交,因此,很多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身边的同学是孤儿。
面对这些特殊孩子普遍存在的学习基础薄弱问题,学校为每一位孤残学生设立了专业学习导师,开展 “一帮一”或“多帮一”帮扶。同时,学校还对考上本科和研究生的孤儿学生,每年每人资助18000元直到毕业。截至目前,已有13名孤残学生考上本科院校,4名孤残学生考上研究生。
做社工,把爱播撒给更多的人
为何选择学社会工作专业?支艳春坦言最初是因为接受了社工的帮助。“小时候在福利院,院里有一位社工阿姨,经常跟我谈心,鼓励我坚强面对生活的苦难,帮助我迈过很多难过的坎,让我在读大学时,坚定地选择了这个专业。”支艳春说。
社会工作主要面对的是身心残障者、贫困老弱者和其他弱势人群。要想做好这项工作,同理心至关重要。“所以我们很注重实践教学,每学期至少安排40个学时,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。”长沙民政职院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原院长史铁尔说。
支艳春在校学习期间,就经常参加社工类志愿活动。大一整整一年,每个周末她都去辅导一对高位截瘫姐弟学习,跟他们谈心,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。大二那一年,她又志愿服务一位独居的盲人奶奶,每周末带她出门遛弯,跟她聊家长里短,“虽然说累,但能够凭自己的付出,真切地让这些处于困境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,哪怕只有点滴,我都觉得自己的人生特别有价值。”支艳春说。
正是这种成就感的支撑,支艳春在报考湖南师大的研究生时依然选择了社工专业。读研期间,她选择去湘雅医院重症病房实践,给重病患者送去“临终关怀”。面对一位才28岁的白血病患者,支艳春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帮他圆梦:为家境贫寒的他筹集了30多万元的治疗费,组织安排他和妻子补上了蜜月旅行,为年幼的孩子留下珍贵的爱的印迹……“在我们的爱心温暖下,患者没有遗憾地离世,还捐赠了遗体作为医学研究。”这段经历,让支艳春更坚定地选择回母校教书,培育更多社工人。
来自岳阳市福利院的岳张强,受常来福利院做公益的志愿者影响,也来到长沙民政职院就读社工专业。2012年毕业后,他怀着回报社会的心愿,选择去新疆喀什从事援疆工作。在援疆工作期间,他专程回到长沙市注册一个机构关注乡村教育,截至目前已经募集资金10余万元、图书8万余册,捐建了21间乡村图书室。“我是在社会的温暖关怀下长大的,现在有一点能力了,就想把这份爱播撒给更多的人。”岳张强动情地说。
相关链接:http://hnrb.voc.com.cn/hnrb_epaper/html/2019-12/10/content_1427582.htm?div=-1